台湾a片

当前位置: 主页 >>台湾a片动态 >>基层新闻>>正文
基层新闻
【我们这五年】杨柳矿以数智建设擘画发展新篇
2025-11-15 07:40 郗桂昌 

走进杨柳矿地面调度指挥中心,智能化采掘、机电、通防等功能区井然有序。工位显示屏与正前方的超级大屏实时联动,井下作业画面一览无余,各类生产数据跃然屏上。无论是工作面上的大型采煤机,还是绵延千米的皮带运输机,如今都能在地面轻松“驾驭”,实现远程精准控制——5年前的梦想如今已成为杨柳矿再寻常不过的日常。

五年来,矿井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.03亿元,建成49项智能化项目。2022年9月,顺利通过国家级Ⅱ类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,成为安徽省首座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,矿井安全生产周期已超过14周年。

项目加速落地,发展动能更加强劲

2021年10月,杨柳矿建成投产集团公司首个5G+智能化综采工作面。5G通信技术凭借其大带宽、低延迟、高可靠的优势,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通信带宽不足、传输不稳的难题,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开采奠定了基础。

随着研发持续投入,技术不断迭代。2025年7月,该矿第5个5G+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成投产。顺槽集控中心与云台摄像仪等一系列先进的设备投入应用,让更多职工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,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赢。

“以前一个班至少需要30多人,现在人数减少一大半,作业效率反而提升20%以上。”综采一区副区长朱荣山如是说。

近年来,智能电力监控、智慧物流、智能仓储、无人井口超市及机器人巡检等系统相继落地,压风、供电、排水等系统固定岗位全面实现远程监控与无人值守,真正做到采掘系统少人化、固定岗位无人化。

人工与科技深度融合,安全防线更加牢固

以前,现场作业依赖安监员和管理人员监督,设备故障全凭老师傅经验判断,突发状况常让调度员应接不暇。如今,这一切已发生根本转变。

自2021年起,矿井陆续更换安装300多部数字化摄像仪,实现井下有人作业场所与无人重点区域全覆盖。通过可视化监视系统五级筛查机制,作业违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。2023年,AI视频智能识别系统正式上线,可实时捕捉人员不安全行为并自动发出语音提醒。职工们笑称:“现在想违章都难,到处都是‘电子安监员’。”

2022年,杨柳矿建成智能供电防误操作系统,实现远程漏电试验、防越级跳闸等多项功能。当地面系统监测到井下供电异常,能在0.1秒内完成故障定位与隔离,将恢复供电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。

“过去处理供电故障需派人下井排查,费时费力。如今轻点鼠标,就能快速处置。”机电副总工程师李伟感慨道。

近年来,矿井陆续建成综合信息融合平台与数字孪生平台,实现设备、人员定位、环境监测、应急系统等数据的叠加融合。新系统既是洞察井下实况的“千里眼”,也是精准调度生产的“中枢神经”。

智能化场景日益丰富,职工幸福感持续提升

“1人1车1小时即可完成以往3人8小时的任务量。”智能辅助运输系统释放单轨吊“一代四”功能,彻底颠覆了绞车、无极绳等传统落后的运输模式。

“远在千里,如坐家中,一机在手,信息全有。”出差人员通过“智慧杨柳”APP实现高效移动办公。

“温馨、精准、便捷、快速。”“一网两码一厅”智慧服务平台保障职工诉求零积压、温馨服务零距离。

如今,智能化与数字化已深度融入杨柳矿生产与生活的每个环节,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无处不在,成为矿井发展与职工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“智能化建设不是可选项,而是必答题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。”站在新的起点上,杨柳矿将用崭新的蓝本指导推动智能化建设发展提档升级,全力打造一个安全、高效、绿色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智慧矿山新范本。




(审核:胡正理 责编:尹  杰)

关闭窗口
友情链接
请关注官方微信